http://www.theonlyopinionthatmatters.com 2023-10-28 23:05 來源:CPHI制藥在線 作者:W&D
10月29日是世界銀屑病日。近段時間,銀屑病治療藥物不斷獲得突破。10月19日,優時比吉利珠單抗注射液(bimekizumab)獲得FDA批準上市,成為首 個獲批用于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的產品,該產品在今年4月已提交中國上市申請。同日,百時美施貴寶的國內首 款TYK2抑制劑氘可來昔替尼(deucravacitinib)在中國獲批上市,也是用于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2022年7月,FDA批準0.3%羅氟司特乳膏用于治療12歲及以上青少年成人患者的輕度至重度斑塊型銀屑病,成為首 個用于斑塊型銀屑病局部治療的PDE4抑制劑;今年10月6日,其適應癥擴展再次獲得FDA批準,將6-11歲患者納入治療范圍,此外,原研公司Arcutis正在開展2-11歲患者的臨床III期試驗,未來將有望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羅氟司特早在2010年就獲批上市,用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十年之后,再次獲批治療銀屑病,體現出老藥新用的開發價值。本文通過銀屑病基本情況、藥物研發進展、未來展望三部分,介紹該領域的發展情況。
一、銀屑病概況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具有病程長、易復發等特點,臨床表現以紅斑、鱗屑為主,全身均可發病,其中以頭皮和四肢較為常見,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21世紀人類十大頑癥”之一。目前尚無徹底治愈手段,其致病機制也沒有完全闡明,通常認為它是一種免疫機制介導、多基因遺傳調控的炎癥病變,其皮損部位免疫反應參與細胞主要有角質形成細胞、朗格漢斯細胞、淋巴細胞、抗原呈遞細胞等,呈現出角質化過度或角質化不全、炎癥細胞浸潤及毛細血管增生、擴張。銀屑病可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綜合征等多種疾病,全球銀屑病患者約1-1.5億人,其中我國患病率約0.47%,患者人數在650萬人以上,存在著巨大的臨床需求,布局該領域的藥企逐漸增多。
二、在研藥物進展
鑒于銀屑病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且部分患者合并其他多種疾病,其治療方法多采用分層分類,根據病患實際情況靈活用藥,現階段以免疫抑制劑、非特異性抗炎藥物為主的傳統治療方法僅為對癥治療,靶向藥物則為該病的治療提供的新的思路和方法。根據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23版),依據病情嚴重程度分類用藥,輕度以外用制劑為主,中度采用系統性治療方法,對于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適當使用生物藥進行治療。公開數據顯示,全球涉及銀屑病適應癥的在研及上市藥物約509款,其中國內157款,這些品種主要是治療銀屑病的創新藥或者某些治療關節炎藥物的銀屑病新適應癥開發。進一步分析這些藥物類型分布,化學藥依然占據主流,占比高達57%,其次是生物藥占比35%,細胞療法、基因療法等新興方向亦有少量探索。
圖1 銀屑病治療藥物在研及上市產品類型分布
銀屑病發病機制可能涉及的靶點有TNFα、IL及其受體、JAK、TYK2、PDE4、粒細胞巨噬菌群因子等,目前在研品種多是作用于這些靶點,其中TNFα靶點藥物數量最多,累計55款,其次分別為TYK2、IL17A、IL23、PDE4等靶點。
圖2 產品作用靶點分布TOP10
從研發進度來看,全球批準上市了超100款產品涉及銀屑病適應癥,其他在研產品主要集中在臨床Ⅱ期及臨床前階段。
圖3 產品研發進度數量分布
從產品創新性來看,大致可以分為3類,即創新藥、化學改良型新藥、生物類似藥等,其中創新藥占據了絕大部分,占比在80%以上。
圖4 產品創新性分布情況
三、未來展望
全球銀屑病患者基數較大,目前尚無可治愈方法,未來該領域將迎來持續快速發展。生物制劑的療效和安全性的優勢逐步顯現出來,可滿足大部分臨床需求,將來有望成為中重度患者的一線用藥方案;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創新生物制劑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將有效減輕患者負擔,提升產品市場覆蓋率。此外,由于生物制劑還存在藥物安全性、耐受性、使用便捷性等問題,無法滿足輕中度患者的需求,因此,小分子藥物雖然起效速度慢于生物制劑,但其通??梢赃M行口服或者外涂,未來將有望成為輕中度患者及中重度患者生物制劑停藥后的主要療法。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相信醫藥界能夠誕生更多新藥好藥,造福廣大銀屑病患者。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投稿合作聯系方式: Kelly.Xiao@imsinoexpo.com 021-33392297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虹橋路355號城開國際大廈7-8樓 200030